中國古代人物畫對于人物畫的描寫,不是僅僅滿足于外形的肖似,而是更著重人物性格與內心世界的揭示,即所謂傳神。在中國畫中,對于人物所處的具體環境的描繪,往往十分簡略甚至完全略去。中國古代人物畫自有它自己的藝術體系。更重要的是,與這體系相適應的是它獨特的藝術傳統。這里結合名作賞析,做一點簡要的介紹。今天給大家展示的是兩幅古代人物畫作品皆出自宋代畫家馬和之之手。
《鹿鳴之什圖》宋 馬和之作品
宋 馬和之 卷 絹本設色 縱28厘米 橫864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作品畫法主要運用馬蝗描勾勒人物和樹石輪廓,簡勁飄逸。它脫胎于唐吳道子“行筆磊落、揮霍如莼萊條”的蘭葉描,但線條短促,戰掣松動,已變縱恣為文秀。
《唐風圖》宋 馬和之作品
宋 馬和之 絹本設色 縱28.3厘米 橫826厘米 遼寧省博物館藏。馬和之(12世紀),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紹興中(1131—1162年)登進士第,官至工部侍郎。擅長繪畫,承吳道子傳統,人物線條運用“馬蝗描”,飛動飄逸,有清俊閑雅之韻。此圖畫《詩經·唐風》自《蟋蟀》到《采苓》十二圖。此圖主題為《風》,不同于《雅》、《頌》,以描繪晉國民間當政者的各種反映,畫家用生動的藝術形象表達出來。畫面的構思、意境、造型尤為難得,從文學素養、歷史知識、技法創新等方面,都能體現作者之新意。
原載:99字畫網(轉載需以鏈接方式注明出處,以及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