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書在書法藝術中情感色彩最濃,藝術境界最高。同時書寫也是最難的。其字體流暢飄逸,自然灑脫,猶如一種行云流水之美。草書藝術涵蓋著書法家的精神風度、心靈意境、生活情趣和審美追求。各家的書法風格,千變萬化,不拘一格,點劃風動、或跌宕起伏,或氣勢磅礴、或奇逸瀟灑,有“舞蹈之魂”的美名。草書書法,純樸自然,質感流暢,清新秀麗,表現著草書書法家微妙的內心感受,有著較大的寬泛性和聯想性,突顯出了草書的感情藝術。作為情感藝術的書法作品,草書具有較強的欣賞和收藏價值。
草書是為了書寫快捷而產生的一種字體。其中的草字,即草創、草稿或草率之意,進一步說明了草書在早期創作中是為適應赴急而產生的。因其簡便,書寫快捷,隨著時間的推移,使用的普遍,便逐漸發展成熟起來。特別經過歷代書法家的完善,從而形成了漢字獨立的書寫體。草書從漢初形成起,歷經魏晉南北朝和隋唐,由章草而發展成為今草,又發展為狂草,形成了不同的歷史時期的風格體式。草書的筆法最為豐富,中鋒、側鋒、方筆、圓筆、藏鋒、露鋒等諸用筆之法無不可施。筆法的豐富,充分展示了草書的藝術特點。數千來,草書藝術的發展,造就出了燦若繁星、彪炳千秋的草書大家。并為我們留下了多彩多姿的藝術瑰寶,使我國的草書發展繁花似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