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畫人物,是高檔家居常見的掛畫題材,是以人物為主題背景的繪畫門類,其藝術形式也被簡稱為“人物”。在國畫藝術中,人物畫已成為一種較為普遍的畫科,其中有佛像畫、風俗畫、仕女畫、歷史故事等多種類別。佛像畫中夜叉修羅,普渡眾佛,慈悲三世等等,其形態莊重典雅,古樸凝重,面相謙和;風俗畫多以寄情抒懷,醉臥山水,柳下送別,松下對弈,靜臥酣睡,枯榕嬉鬧,無一不是對古人生活的真實寫照。仕女圖清新雅麗,秀美燕姿,婀娜柔情,靜觀仕女之態,給人以古樸香濃的柔情美感。
在歷史故事繪畫中,古有孫權勸學,亦有草舍三分天下,如此種種,足以顯示出國畫人物在中國繪畫的重要地位。人物畫自古就有,它起源于周朝時期,多以工筆畫出現,以勸善戒惡為主,到戰國秦漢,人物畫的發展已經基本趨于成熟,一致到隋唐時期人物畫大體可分物白描畫法、工筆彩畫法和寫意畫法的表現形式,通過各種的表現手法描寫著生活百態,同時也涌現出了以歷史事實或神話中的人物故事和人物活動為題材的繪畫作品,具有五千年的中華文化底蘊。藝術家們在創作上,主張了以形寫神、形神兼備的繪畫風格。其畫法上有寫意畫縱筆揮灑,墨彩飛揚的繪畫手法;也有工筆畫精筆細膩、色彩鮮明的繪畫手法。但還是多以工筆人物畫為主,通過形象刻畫人物的形態、神情,達到逼真傳神、氣韻生動、形神兼備的行筆功效。用傳神的眼情、優雅的身姿與周圍環境的相互映襯,傳達著人物的內心世界,達到筆墨相互映襯,筆中有墨,墨中有筆的繪畫意境,同時也滲透著藝術家崇高的繪畫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