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文人多愛山水,常言道:流水有情,青山有意!無數的文人墨客都為之稱道。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仿古山水畫正是承載了古人圣賢對山水的鐘愛,是現代文人雅士,書畫圣賢追求古典雅韻的藝術形式。山水有柔情之美,古詩: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以此為證;亦有雄渾之態,古詩:水何澹澹,山島竦峙,亦有稱道。而現代的仿古山水畫,以遵循原著的表現手法,臨摹古人山水畫風,這些作品繼承了傳統的民族繪畫藝術,沉淀著千百年的中華文化底蘊。
|
|
仿古山水,在其繪畫創作中多采用初始的宣紙水印,色相古典,畫面內容結構固定但又不失自然,通過手工暈墨填色、描線勾勒、暈染濃重、繪制臨摹的手法,不僅展示出了古人畫風藝術,而且也融入了現代藝術家的繪畫風格,秉性豁趣、淡逸質樸的人文情懷,拉近了古今藝術的距離,使得古代文人雅士對山川、河流的喜愛和贊美之情,讓更多的人們得以品味、欣賞,真正達到了古今藝術的相互交融,對促進現代繪畫文化有極大的幫助。仿古山水畫具原有畫作的畫意、情景,不失本色,有雅俗共享的的美好意境。是當今世界雅俗共賞、不可多得的佳作,同時也是現代藝術家學習古典文化、欣賞古典文化底蘊的必備之選,更是書畫界個人收藏、饋贈親朋、家居裝飾和辦公裝飾的珍品之作。